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公开目录 > 议案提案处理

对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013号提案的答复

时间:2021-07-23 09:40 来源:长春市农业农村局
【字体: 打印

  尊敬的郭敬萍委员

  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发展北方特色食品的提案(第013)收悉,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食品加工业的重视、关心和支持,您对进一步发展北方特色食品的建议前瞻性,针对性、实用性很强,符合长春市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未来发展方向,也是我们今后要尽全力重点推广方向。 

  下面,结合实际,重点围绕我处重点工作乡村产业发展及我市北方特色食品产业发展现状和下一步发展北方特色食品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我市乡村产业发展情况 

  (一)农产品加工业平稳增长。近年来,长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性文件,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保持稳健发展态势,产业布局合理,产业集聚度提升, 产业融合深度加强,产业链条更加完整。目前,玉米、水稻、肉牛、禽类等十大加工体系初具规模,形成了年加工玉米700万吨、水稻400万吨、生猪1100万头、肉牛100万头、禽类3.5亿只、大豆200万吨、鹿产品2000吨、乳制品45万吨、食用菌15万吨、肉兔1000万只的能力,粮食及畜产品加工能力和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2020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规上产值实现512.7亿元 

  (二)龙头企业群体不断壮大。不断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集群,全力打造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加工水平高、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大型龙头企业,增强带户增收致富能力,拉动现代农业发展,为我市实施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战略发挥重要作用。截止2020年末,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335户,其中,国家级18户、省级144户、市级173户,涌现出了皓月、大成、正大、华正、德翔等一大批示范引领带动能力强的领头龙头企业。全力推广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分工协作为前提,以规模经营为依托,以利益联结为纽带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模式,截止2020年末,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共68户,其中,省级示范联合体31户,市级联合体37户。 

  (三)品牌建设卓有成效。开展“2020长春市农业区域公共名牌和名牌农产品品牌”认证,陆路雪等27个农产品品牌被认定为2020长春名牌农产品品牌;全市“三品一标”农产品总数达到801个,培育中国驰名品牌7个、省著名品牌59个,打响了“中国优质粳米之都”“中国梅花鹿之乡”“中国玉米之乡”等优质地域品牌。加大农产品宣传推介力度,在杭州、上海、重庆建立了长春大米直营中心,组织农产品及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参加“吉林大米”云推介、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第三届福建中国粮食交易大会等宣传推介活动,在长春农博会设立优质农产品展销专场,在《中华商标》杂志宣传“双阳梅花鹿”“长白山人参”地理标志农产品。 

  (四)软环境建设不断改善。在审批工作中,坚持在程序上从简、时限上从短、服务上从优。努力实现“高效便捷、优质便民、统一规范、公开透明、文明敬业、廉洁自律”。积极推行网上审批、绿色通道审批,做到即办件即来即办。 

  二、北方特色食品产业发展情况 

  北方特色食品主要是指酸菜、辣白菜、泡菜、粘豆包、苏子饼、粘切糕,各种烧烤串等具有北方特色的食品。虽然受南北风俗习惯、市场推广能力、企业规模产能、品种保鲜技术等影响,我市从事北方特色食品加工的企业相对较少,但部分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已经占领了国内的部分市场。例如:以公主岭农嫂、榆树陆路雪、农安荣发食品、德惠恩宁、九台英俊等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和公主岭德乐合作社等企业加工的糯玉米,销售市场覆盖全国,年加工鲜食玉米2亿穗左右,逐渐打造出长春鲜食玉米名片。以朱老六公司为龙头的酸菜加工企业,改变了过去的一家一户腌制酸菜的小作坊工艺,在保持传统的发酵技术前提下,采用智能化的检测控制手段,现代化的生产加工工艺,实现了批量化的工厂生产,年生产酸菜6785吨,加工原料白菜19350吨,并利用“朱老六”品牌的销售网络销售全国148个地级市和83个县级市。以荣发食品公司为龙头的粘豆包、苏叶饼等传统东北特色食品企业,“阿福送喜”粘豆包曾经风靡长春,影响了几代人的口感,深受消费者喜爱。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做优第一产业,夯实发展基础。在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优质专用玉米、绿色优质水稻和特色杂粮杂豆,建设蔬菜、花卉苗木、君子兰、水果、食用菌、马铃薯等特色产业基地,大力发展棚膜经济。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重点打造猪、牛、羊、鸡、鹅、鹿、兔、乳八条产业链,突出抓好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小区)建设。坚持绿色发展、质量兴农,继续全力抓好创建全国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市工作。打造长春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长春中国北方优质粳米之都,集中打造“长春鲜食玉米”“农安三辣”等区域公用品牌和地方特色品牌。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农业、休闲体验农业、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等新产业新业态, 在长春周边集中建设“高效特色产业园” “市民休闲游乐园” “城市后花园”,着力打造三产融合型环城现代都市农业圈。 

  (二)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带动能力。立足长春农产品优势资源,“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为核心,高质量发展国际开放合作平台优势为依托,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合作发展餐桌食品、休闲食品、饮料等快速消费品,在特色资源市场开发、品牌建设、技术引进、转化利用等领域开展合作,建设特色资源深加工体系和电子交易平台。研究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合理分配的农业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探索建立工商资本投入农业农村的引导机制,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贴息、设立基金等方式,带动工商资本投向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建立标准化、规模化、紧密合作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带动农民长期稳定增收。 

  (三)着力打造产业链。一是打造梅花鹿加工产业链。以东鳌鹿业、世鹿鹿业、鹿业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依托,加强合资合作,加快推进梅花鹿生物技术良种繁育中心建设,积极发展梅花鹿系列滋补品、鹿产品深加工产品等,推动鹿产品开发向系列化、高端化方向发展,支持双阳区打造中国梅花鹿特色小镇。二是打造林间特色资源加工产业链。依托吉林省人参、矿泉水、野山菜、木耳、蘑菇、林蛙等林间特色生态资源优势和长春市在全省乃至东北亚地区的区位优势,发挥长春市在食品工业领域的科研优势,促进官产学研用相结合,加强特色产品的科学利用和精深加工。进一步开发林蛙及人参深加工产品,如保健品、化妆品、药用提取物等;打造长春市菌类制品品牌,开发以木耳、蘑菇等为原料的高端菌类营养产品;发展速冻野山菜、野山菜素食系列绿色健康特色食品;打造区域特色矿泉水品牌。三是打造酒类酿造业产业链。以榆树市酿酒集团、榆树钱酒业等为龙头,促进长春市的白酒产业以榆树为中心发展,保障白酒技术改造项目等一批项目顺利投产达效,增加功能型白酒等高端产品的研发项目。 

  (四)打造优质特色农产品品牌。加强农业品牌和要素整合,建立健全品牌创建激励保护机制,打响“长字号”农产品品牌,加快形成以区域公用品牌为核心、企业品牌为支撑、产品品牌为基础的农业品牌体系。实施“长字号”优质农产品品牌建设专项行动,把握市场消费变化趋势,鼓励和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品牌创建。集中打造长春精品大米、鲜食玉米、梅花鹿、优质畜产品、绿色有机园艺特色产品等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主打优质玉米“黄金名片”和优质水稻以及长春“无抗”畜产品“白金名片”,把“三张名片”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加大“中国优质粳米之都”“中国优质小町米之乡”“中国玉米之乡”“中国梅花鹿之乡”等知名农业美誉的宣传力度。 

  (五)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进一步充实邮乐网、京东网长春农特产馆产品,扎实开展农村电子商务示范点建设,不断增加农村电子商务示范点数量的,提升辐射带动作用,全面提升线上线下交易额。在经济发达城市开设优质农产品直营店,提升我市优质农产品在发达地区的销售份额和市场占有率。利用东博会、农博会、农洽会等国内外知名展会契机,广泛开展各种推介及项目签约活动。 

  (六)提升生产和加工能力。立足长春农产品优势资源,突出发展特色食品精深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推动特色食品产业由初级产品向精深产品转变。研究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合理分配的农业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探索建立工商资本投入农产品加工业的引导机制,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贴息、设立基金等方式,带动工商资本投向农产品加工业,建立标准化、规模化、紧密合作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带动农民长期稳定增收。支持龙头企业与吉林大学、吉林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实施校企合作,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开发新产品。 

    

    

  长春市农业农村局 

  20216月30日 

    

    

    

  联系人姓名及电话:刘枫 88777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