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现代农业 > 粮食生产

“解锁”高产田的丰产密码

时间:2023-12-27 11:10 来源:长春市农业农村局
【字体: 打印

摘要:

   

   

  玉米高产竞赛专家组成员实地测量玉米株距、行距。 本版摄影 梁闯玉米高产竞赛专家组成员记录测产数据。玉米高产竞赛专家组成员查看玉米籽粒情况并进行称重。玉米高产竞赛专家组成员查看玉米长势。 

  “合作社的粮食单产创下了新高!”时至岁末,位于双阳区齐家镇的旭辉农民专业合作社喜事连连,“通过实施秸秆深翻还田、一穴多株播种、增施有机肥、苗期深松追肥、喷施叶面肥……今年合作社不仅再获丰收,还拿到了长春市玉米高产竞赛雨养组单产最高的成绩。”正在察看玉米脱水情况的合作社负责人,向记者道出了一连串喜讯。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提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黄金玉米带上的产粮大市、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我市常年玉米种植面积在2000万亩以上,如何利用有限的耕地产出更多的粮食?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我市以黑土地保护为前提,以推进高产优质多抗品种更新换代为突破口,通过集成推广高产稳产、节本增效技术,实现提升粮食单产水平、增加粮食总产量的目标。 

  今年,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市总工会,在全市玉米产区组织各农业(农机)技术推广单位、科研推广单位、农业企业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一场玉米高产竞赛,掀起了一股“比、学、赶、帮、超”的增产增收热潮。 

  近日,2023年长春市玉米高产竞赛喜报频传:经过立项申报、中期检查和测产验收等环节,在评审通过的29项竞赛项目中,28个项目地块的产量(干粮14个水)都超过每公顷2.4万斤,产量前9名均超过每公顷3万斤,各参赛田块平均单产达到每公顷28493斤。其中,水肥一体化组产量第1名达到每公顷34870斤;雨养组产量第1名达到每公顷34242斤。 

  “去年的玉米高产竞赛,超3万斤的项目仅有3个。从产量上看,今年竞赛项目表现出较高水平,整体情况明显好于去年,充分体现出科技助力粮食增产的效果。”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保护性耕作、节水灌溉、秸秆还田、适度密植、合理施肥、一穴多株播种等一系列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解锁”出玉米地里的丰产密码。 

   

  玉米高产竞赛专家组成员记录测产数据。 

  水肥一体化产生大效能 单产冠军产量大幅提高 

  多种种植模式、种植技术之间的竞赛,目的就是挖掘玉米增产潜力,因地制宜推广好技术、好方法。今年的玉米高产竞赛中,农安县黑土地保护监测中心在项目区内实施节水灌溉,通过在田里埋设滴灌设施,实现了水肥一体化,并以每公顷34870斤的成绩摘得桂冠,相比全市玉米测产平均单产,产量足足高出了62.86%。 

  “这片地在农安县小城子乡宝泉堂村,面积5公顷左右。播种时把滴灌带埋到地下3厘米~4厘米处,上面每隔30厘米左右有一个灌孔,水分和肥料能直达根部,为玉米生长源源不断地输送能量。”为什么要采用这项技术?竞赛项目负责人宁鹏玲说,“就是不想再看天吃饭!雨水调和的年头不是总能遇到的,用好技术才能更从容地应对极端天气。虽然需要一定的投入,但能提高产量、水肥利用率,整体算下来还是值得的。” 

  作为长春地区不可或缺的一项玉米种植模式,今年玉米高产竞赛实施水肥一体化的地块,呈现出节水、节肥、增产、省工的优势,特别是在干旱、贫瘠地区及设施农业中效果明显。不同于传统的“一炮轰”施肥,水肥一体化可以做到分次灌溉、按需施肥,并根据玉米不同的生长阶段,对水肥进行灵活准确地调控。 

  宁鹏玲告诉记者,这次的竞赛项目选择了地势平坦且通透性良好的地块,每公顷抛洒了20吨腐熟的农家肥,并采用“宽窄行+滴灌+覆膜栽培”的种植模式。按照玉米生长的需求给水施肥,确保了后期不脱肥、成熟度好、脱水快,恰到好处的播种期,更是避免了低温对出苗的影响。 

  “既能保证玉米必需的水分和养分,还可以提高水肥的利用效率,水肥一体化避免了养分挥发和土壤中的大量残留,稳产增产有保障。”总结经验时,玉米高产竞赛专家组给出了实施玉米水肥一体化的注意事项:要注意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地块,以沙壤或通透性良好的黑土为宜,底肥不应低于常规种植的60%,提高整地和播种质量。 

   

  玉米高产竞赛专家组成员查看玉米籽粒情况并进行称重。 

  良种良法种好粮 科学的生长后期管理很重要 

  粮食想增产,好种、好肥、好技术是关键。本次玉米高产竞赛分为雨养农业和水肥一体化两个组别,这也是我市玉米生产的主要模式,需要在种植品种、密度以及施肥等方面加以合理应用,为我市玉米创高产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模式。 

  “我们在竞赛地块实现了每公顷8.6万株的高密度种植!”竞赛中,位于公主岭市双城堡镇的国俊家庭农场取得了意想不到的高产,他们将每公顷32679斤的产量归功于好品种,“常规品种每公顷保苗在5.5万株左右,在水肥一体化模式下,我们种植了高密度品种,搭配‘底肥+追肥’的施肥方式,确保了高密度下玉米的生长发育。”农场负责人说。 

  种子是粮食的源头,是农业的“芯片”,适宜的品种是玉米高产的第一要素。今年玉米高产竞赛产量排在前5名的,均为高产潜力大、耐密植品种,呈现出轴细粒深、成熟度好、脱水快的特点。在参赛的29个项目中,种植“天育”系列的有6个,占比21%;种植“先玉”系列的有4个,占比13.8%,产量排在前列的大多是省市农业部门推荐的稳定高产品种。 

  合理的种植密度是决定玉米高产的重要因素。今年玉米高产竞赛产量排在前10名的地块,种植密度均超过每公顷6.1万株,其中6个地块的密度更是超过每公顷7万株。玉米高产竞赛专家组提醒广大农民,要根据地块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玉米种植密度,建议适宜密度在每公顷6.2万株~7.2万株。雨水充足的地块合理密植,干旱的地块适当稀植,以防出现空秆增多减产现象,要达到出苗大小均匀、长势均匀、授粉均匀的效果。种植密度增加后,需要加强田间管理,防止出现倒伏、脱肥等现象。 

  从过去的“一炮轰”施肥,到如今的合理施肥,如何施肥已成为玉米高产的重要措施。按照“土壤缺什么补什么,少什么加什么”的原则,今年玉米高产竞赛单产前12名的参赛项目,都采取了“底肥+追肥”的施肥方式,不仅避免了生长后期脱肥,还为籽粒期提供充足的养分,促进了玉米成熟发育。 

  “充足的养分、准确地施肥,才能保障玉米产量。”位于榆树市弓棚镇长山村的参赛地块负责人何亚荣说,正所谓“三分种,七分管”,生长后期的管理是高产的重中之重。今年玉米生长后期降雨偏多,他们通过有效追加肥料和田间管理,增加生长后期养分供应,防止了脱肥情况的发生。这10公顷玉米高产竞赛地块,他们每公顷保苗7.9万株,公顷产量达到30635斤。 

  “有的项目中期表现很好,但后期管理没跟上。相反,有的项目中期长势不太理想,但通过后期追肥、喷施叶面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却取得了高产。”本次玉米高产竞赛专家组成员费友表示,这就说明生长后期的田间管理不能松懈,特别是采取一次性播种施肥的农户。通过玉米高产竞赛的经验来看,加强中后期的田间管理,是提高玉米产量的有效措施。 

  宽窄行种植成主流 24个采用统一模式项目效果佳 

  免耕播种机、苗期深松机、动力翻转犁、大马力拖拉机……走进农安县合隆镇陈家店村众一合作社的农机库房,一台台玉米高产配套农机目不暇接。合作社负责人陈忠国告诉记者,目前合作社拥有各类农机200余台(套),依托强劲的农机配套和完善的种植模式,现在他们每年都会对土地进行深翻,通过宽窄行种植模式,今年玉米高产竞赛取得了每公顷32317斤的好成绩。 

  为什么要深翻土地?“过去,我们村的土地以旋耕为主,但土壤板结比较严重。深翻能让秸秆还田到更深的土壤中,有效改善土壤墒情。”说起高产诀窍,陈忠国滔滔不绝,“使用一般的农机具旋耕,耕作层有15厘米就不错了,而我们用动力翻转犁深翻,耕作层能达到30厘米左右。土地深翻让玉米根部生长得更好,宽窄行种植让玉米通风透光性更强,为合作社玉米增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玉米种植模式。今年的29个参赛项目中,有24个项目采用了“秸秆还田+宽窄行+苗期深松追肥”的种植模式,产量前10名中有9个项目采用了这一种植模式,其中14个项目地块还进行了土地深翻。宽窄行种植模式由于具有通风透光好、适宜密植的优点,得到众多参赛项目的认可。 

  “玉米宽窄行种植让土地得以轮作休耕,不仅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减少了病虫害发生,更保护了黑土地。”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先进的现代化农机,宽窄行种植可以精准掌握播种深度、株距、行距以及深翻强度,让玉米种植更加科学。随着这一种植模式的广泛应用,传统均匀垄作的种植模式正逐年减少。 

   

  玉米高产竞赛专家组成员查看玉米长势。 

  适期播种保全苗 出苗率成为高产“胜负手” 

  玉米要高产,出苗率也是一个主要原因。玉米高产竞赛排在前10名的地块,农安县占据了4席,分别为第1名、第4名、第6名、第9名,产量均超过每公顷3万斤。在玉米高产竞赛项目验收报告中,对农安县竞赛项目产量影响进行了分析:除了气候条件有利于玉米生长外,农安县整体苗情好于其他地区,参赛项目的有效株数大部分超过每公顷7万株,水肥一体化种植都实施了2~3次追肥,雨养种植都进行了苗期深松追肥、无人机喷施叶面肥、病虫害飞防作业。 

  “雨养种植,秸秆全量还田,高密度种植每公顷保苗7.4万株,籽粒含水量25.5%,公顷产量30955斤……”说起竞赛地块的高产诀窍,位于农安县前岗乡永德村的农缘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忠余滔滔不绝,“采用保护性耕作条耕模式,出苗更整齐、保苗率更高,无人机植保、合理施肥、合理密植等技术集成应用,效果好着呢!” 

  “玉米种植要适期播种,避免盲目抢早造成出苗率下降。”费友说,由于今年春季土壤墒情好,出现了一些农户在4月中旬就开始“抢墒播种”,随后的低温冷害对种子出苗影响很大,建议适宜播种期控制在5月1日左右。 

  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粮食增产增收的重要手段。本次玉米高产竞赛的29个参赛项目,均实现了从种到收的全程机械化作业,有效提高出苗率和整齐度,实现玉米苗齐、苗匀、苗壮。近几年,我市免耕播种机以每年超过1000台的速度增长,保有量由2010年的不足100台,发展到现在的1.5万余台。 

  今年是我市开展玉米高产竞赛的第二年,参赛项目数量、质量都有明显提升。通过玉米高产竞赛推广一批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总结出可推广、可复制的高产技术模式,我市还将充分挖掘玉米单产潜力,以点带面提升全市玉米生产水平,为粮食产量阶段性增长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