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稀缺,赖以吃饭的耕地“家底儿”并不充裕。盐碱地作为我国主要的后备耕地资源,目前可利用盐碱地资源5亿多亩。要通过强化科技力量的战略支撑,稳住耕地根基,从而把粮食安全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国家盐碱地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自2022年7月成立以来,围绕盐碱地综合利用、产能提升和产业发展等方面,集聚优势科技力量和产业资源,创新平台建设,进行重大技术攻关,取得了盐碱地育种、改良、高值利用等领域阶段性科技成果。
战略布局,构建“大科研”格局
“科技兴农”是我国长期以来的指导思想,探索盐碱地修复治理及开发利用更需要科技助力。今年,农业农村部启动实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全力推进实施国家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实施大豆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联盟从“优种适土、改土利种”两方面发力,全方位挖掘盐碱地农业综合生产潜力。
在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丁庄镇丁屋村,2000余亩的野大豆仿生设施辅助栽培技术正在这里示范推广。野大豆具有攀缘生长的特性,存在人工栽培困难的问题。联盟通过立架辅助茎秆直立的种植技术,引导野大豆攀缘直立生长,常规每亩地产出只有30公斤到40公斤的野大豆,可以达到亩产175公斤到200公斤。
曾经倍感苦恼的农户也对野大豆这种盐碱地土著植物的前景非常看好。“原先这里是‘一片白花花,长啥啥不行’,野大豆也都是趴着长。现在用专家的技术一亩地能收300多斤豆子。”丁屋村村民刘雪说。
瞄准野大豆产业化的核心关键,联盟实施了从营养成分挖掘到提取工艺的立体化创新,建立并优化了野大豆特色植物活性成分提取工艺。东营新生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盐碱地特色植物资源食品化利用的企业,对当地野大豆的收购价在每斤5元左右,农民每亩可以收入1500元。
据了解,联盟围绕“调水控盐、以种适地、抗逆促生、提产增效”的总体思路,构建了分级盐碱地产能提升综合技术体系,技术辐射带动近2000万亩。
在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联盟初步创建形成了黄三角国家农高区盐碱地生态保护与综合利用技术创新示范模式。其中,轻度盐碱地粮油作物抗盐促生与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实现节肥20%,在玉米基本不减产情况下,大豆每亩增产85公斤。中度盐碱地阻盐培肥与节水控盐综合技术模式,实现耕层平均降盐22.8%、饲草作物增产22%以上、青贮玉米增产15%以上。重度盐碱地快速高效脱盐与特色作物适生栽培技术模式,极大促进了根区土壤盐分淋洗,增加了油葵、花生等耐盐油料作物与高粱等特色盐生植物的产量和生物量。
排盐改土,昔日“瀚海”变“桑田”
土壤盐碱化素有土地“顽疾”之称,盐碱地综合利用也像治疗“综合征”,病因很复杂,症状多种多样,是一项具有复杂性、长期性的工作。近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率先布局启动了重大科研攻关任务“盐碱地产能提升关键技术与集成示范”项目,开展前沿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联合攻关,突破盐碱地适应性改良和产能提升等技术难题。
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80多万亩土地曾经受到盐碱化和次生盐渍化影响,土壤肥力低,营养元素缺乏,板结严重,微生物数量少,地温偏低,一直是困扰当地农户的一大难题。
“以前种玉米都没苗,本钱都回不来。现在向日葵亩产350斤,纯收入将近2000元。”达拉特旗裕兴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社长武林说。经过3年改造,达拉特旗盐碱化耕地改良示范项目区耕地土壤pH值平均减少了0.58个单位,全盐含量减少了0.72个百分点,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0.2个百分点。6500亩弃耕地变为可耕种农田,1.5万亩低产田变为中高产田。
闲田变良田,不仅是农户们的期盼,也是联盟科研攻关的主要目标。2020年初,中国农业科学院盐碱地改良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李玉义带领团队来到达拉特旗,通过施用腐熟农家肥、施用腐植酸、秸秆还田、深松(粉垄)和种植耐盐碱作物5项主要技术,构建以“排盐改土培肥”为核心的技术模式。2022年,项目区玉米产量在473.2公斤到808.1公斤/亩,平均增产25%以上,弃耕地上种植的甜菜亩产高达3.5吨,每亩增加纯收益1000元以上,项目区增收1625万元以上。
同属提出改良方案的还有国家土壤质量济南观测实验站,实验站研究人员王学君通过长期科学观察、观测和记录,构建了靶向钝盐降低土壤盐分技术、土壤结构性改良技术和提高作物抗盐技术,解决盐碱地盐分高、pH值高、有机质缺乏、土壤结构差、次生盐渍化、作物长势差等问题。目前“一种盐碱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并在黄河三角洲区域、新疆、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宁夏等盐碱地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应用。施用后,土壤盐分降低14.78%到30.68%、有机质提高9.03%到15.15%、土壤pH值降低10.66%到23.82%、产量提高15.3%到25.7%,效果显著。
优种适土,科技“种”激活农业“芯”
土壤改良好了,生态环境与农民收益如何“多点开花”?联盟从“改种适地”发展的新要求出发,向选育耐盐碱作物转变,实现综合利用。
“去年受冬季极寒天气影响,小麦和其它抗寒油菜冻害严重,但在我们中重度盐碱地种植的耐盐碱油菜新品种仍然长得很好,今年我们进行了大面积示范。”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东营基地试验负责人王振兴说。他所提到的新品种正是联盟选育出的高产高油优质甘蓝型油菜新组合“21BP281”,该品种具有耐盐碱、强抗冻的特点,正在逐渐成为开发利用盐碱地的新品种之一。
耐盐碱作物新品种要想高产稳产,配套的种植技术也十分关键。良种良法配套,才能充分发挥出耐盐碱优良品种的潜力,推动盐碱地资源利用提质增效,实现安全、绿色发展。
在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沿海的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基地,种植大户张绿林承包了200亩的典型轻度盐碱滩涂地,种植的是油菜新品种“中油杂501”,使用了配套的密植、种子包衣等技术,从机械精量播种到无人机绿色防控,再到最后农机收割,实现生产的全程机械化。机收实产每亩达323.87公斤,刷新了全国盐碱地油菜高产纪录。“同样的一块地,采用耐盐碱品种和相关技术,化肥农药等投入并没有多多少,但产量比以前提高了一半。”张绿林说。
“中油杂501”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王汉中院士团队历经10年攻关选育而成的优势品种,也标志着油菜在“以种适地”利用盐碱地上取得重大突破。王汉中院士表示,以我国当前油菜平均单产(140.3公斤/亩)和含油量(44%)计算,推动“耐盐碱高产高油”技术模式在盐碱区应用,每年可增加菜籽油供给约617万吨,可使食用植物油自给率提高14个百分点左右,对推进盐碱地生态修复与农业绿色循环发展、保障我国食用油供给安全意义重大。
据统计,中国农业科学院已有40个具备耐盐碱特性的品种通过审定或登记,30多个耐盐碱品种预计于1到3年内通过品种审定登记,涵盖了大豆等12个作物种类。在联盟的努力下,未来,越来越多具备耐盐碱特性的农作物品种将通过审定或登记,并推广到不同程度的盐碱地中投入生产,发挥作用。